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安徽省有多少个市_河南省有多少个市

tamoadmin 2024-11-21 人已围观

简介1.安徽省有多少个地级市?2.安徽省都有哪些市区?3.安徽省多少个市和县和区截至2020年,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市(即地级市),分别是:1、合肥市(皖A);2、芜湖市(皖B);3、蚌埠市(皖C);4、淮南市(皖D);5、马鞍山市(皖E);6、淮北市(皖F);7、铜陵市(皖G);8、安庆市(皖H);9、黄山市(皖J);10、阜阳市(皖K);11、宿州市(皖L);12、滁州市(皖M);13、六安市(皖

1.安徽省有多少个地级市?

2.安徽省都有哪些市区?

3.安徽省多少个市和县和区

安徽省有多少个市_河南省有多少个市

截至2020年,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市(即地级市),分别是:

1、合肥市(皖A);2、芜湖市(皖B);3、蚌埠市(皖C);4、淮南市(皖D);5、马鞍山市(皖E);6、淮北市(皖F);7、铜陵市(皖G);8、安庆市(皖H);9、黄山市(皖J);10、阜阳市(皖K);11、宿州市(皖L);12、滁州市(皖M);13、六安市(皖N);14、宣城市(皖P);15、池州市(皖R);16、亳州市(皖S)。

另外安徽省还下辖9个县级市,分别是:

1、巢湖市(属合肥);2、无为市(属芜湖);3、桐城市(属安庆);4、潜山市(属安庆);5、天长市(属滁州);6、明光市(属滁州);7、界首市(属阜阳);8、宁国市(属宣城);9、广德市(属宣城)。

扩展:

民国时期,安徽省仅有一市,为蚌埠市,于1947年设立。

新中国建国初,安徽省下辖5个地级市,分别为:合肥市、淮南市、蚌埠市、安庆市、芜湖市。

1983年,安徽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设8个地级市,即常说的安徽老八市,分别为:合肥市、淮南市、蚌埠市、安庆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

1987年后,新增9个地级市,达到17个,即今天的16个地级市,另外加个巢湖市。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内陆,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上,长江、淮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安徽作为独立建制出现较晚,历史上分属数个地理、文化单元,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今安徽、江苏、上海同属直隶(后为南直隶),清初(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明南直隶)设江苏、安徽两省。

安徽,以设省时省内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最初安徽布政使司衙门曾长期寄治江宁(今南京),1760年正式迁治安庆,安庆始为安徽省会,现省会为合肥。安徽设省后建制较为稳定,现在仍为我国23个省之一,但在建国初期由于安徽地跨长江南北,皖南、皖北解放时间有先有后,暂时没有设安徽省,而是分为皖南、皖北两大行署区。

皖北为老解放区,1949年初分为皖西、江淮、豫皖苏三个行政公署,1949年4月撤销设皖北行署区,专署驻合肥市。皖北行署区成立时皖南还未解放,“渡江战役”后解放军横扫皖南,1949年5月成立皖南行署区,专署驻屯溪,同年7月迁驻芜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区合并设安徽省人民。

行署区是建国初期短暂存在的省级行政区,除了安徽分为皖南、皖北行署区外,江苏也分为苏南、苏北行署区,四川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署区。行署区是省级单位,辖省辖市(专级市)、专区,皖南、皖北行署区时期,安徽有五个省辖市,其中仅一座隶属于皖南行署区。

皖北行署区成立时,省辖市有合肥市、蚌埠市。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解放,2月以合肥县城及城郊设合肥市,同年4月皖北行署区于合肥市成立。蚌埠原为凤阳县地,近代因铁路而兴盛,民国时曾为凤阳县治,1947年正式建市,蚌埠市为安徽省辖。1949年1月,蚌埠市解放,隶属于江淮区,皖北行署区成立后为其所辖。

淮南是一座新兴工矿城市,近代随着煤炭的开发而兴盛,其原为怀远、凤台、寿县等县地,1949年1月淮南解放后设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此为淮南的最早建制,同年4月改其为淮南矿区,1951年1月淮南矿区改为专区级(地级)淮南市,为皖北行署区省辖市。

安庆曾为安徽省省会,1949年4月安庆解放后以怀宁县城及城郊设安庆市,此时安庆市为县级市,建国时由皖北行署区安庆专区管辖。1950年,县级安庆市曾短暂撤销并入怀宁县,1951年升为省辖市。

皖南行署区成立时专署驻屯溪,但屯溪市仅为县级市,皖南行署区仅辖芜湖市一个专级市。1949年4月芜湖解放,5月芜湖市成立,芜湖市县分置,芜湖市直属于皖南行署区,芜湖县为芜当专区所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区合并为安徽省后,安徽省辖市为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安庆市及芜湖市。

安徽省有多少个地级市?

安徽现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等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它位于中国中东部,是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组成部分。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根据安徽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13万人。

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区位优越,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

气候特征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

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全年无霜期200-250天,10℃活动积温在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17℃,1月平均气温零下1-4℃,7月平均气温28-29℃。

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以上内容参考:安徽省人民-徽风皖韵

安徽省都有哪些市区?

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地级市

合肥: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

芜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无为市、南陵县

蚌埠: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淮南: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马鞍山: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淮北: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铜陵: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

安庆: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桐城市、潜山市、怀宁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黄山: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阜阳: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界首市、颍上县、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

宿州:埇桥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

滁州: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

六安: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

宣城:宣州区、广德市、宁国市、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池州: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亳州: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

安徽省多少个市和县和区

安徽省共有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宣城、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安庆、宿州、黄山、滁州、六安、池州、亳州16个省辖地级市。

一、合肥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地处安徽中部、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西翼,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靠山抱湖、临江近海,介于北纬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下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

二、芜湖

芜湖市,别称江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介于东经117°40′—118°44′、北纬30°19′—31°34′之间,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安徽省东南部。

下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无为市、南陵县,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三、蚌埠

蚌埠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介于北纬32°43′—33°30′,东经116°45′—118°04′,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下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四、阜阳

阜阳市,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地处长江三角洲,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其西与河南省相接,北与亳州市相连,东、南与淮南市为邻,南临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

下辖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界首市、颍上县、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

五、宣城

宣城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北纬29°57′—31°19′、东经117°58′—119°40′,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

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12355.66平方千米。下辖宣州区、广德市、宁国市、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六、淮南

淮南市,古称州来,安徽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院批复确定的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淮南地处安徽中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介于东经116°21′5″~117°12′30″,北纬31°54′8″~33°00′26″之间,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下辖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七、淮北

淮北市,别称相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全国重要的型城市,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地处东经116°24′—117°03′、北纬33°16′—34°10′之间,安徽省东北部,北接宿州市萧县,南临亳州市蒙城县、涡阳县,东与宿州市埇桥区毗邻,西连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南北长100千米,东西宽60千米。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下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八、马鞍山

马鞍山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东邻南京市,西接芜湖市,北连合肥市和滁州市,南接宣城市;为长江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区下段,宁芜断陷盆地的中南段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下辖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九、铜陵

铜陵市,简称“铜”,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介于东经117°04’—118°09’、北纬30°38’—31°09’之间,总面积2991.87平方千米,下辖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

十、安庆

安庆市,简称“宜”,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南邻江西省九江市,北界合肥市和六安市,东邻铜陵市枞阳县,南与池州市隔江相望。

介于北纬29°47′—31°16′、东经115°45′—117°44′之间,总面积13589.99平方千米,下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桐城市、潜山市、怀宁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十一、宿州

宿州市,安徽省辖地级市,简称“蕲”,别称宿城、蕲城。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东北与宿迁和徐州接壤,南临蚌埠,西至西北与淮北、商丘和菏泽相邻。

介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9939平方千米,下辖埇桥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

十二、黄山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之称。

下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十三、滁州

滁州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北纬31°51′—33°13′、东经117°09′—119°13′之间,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以北,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3433平方千米,下辖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

十四、六安

六(lù)安市,别称“皋城”、“皖西”,安徽省辖地级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西翼,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

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总面积15451.2平方千米,下辖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

十五、池州

池州市,安徽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位于东经116°38′—118°05′,北纬29°33′—30°51′,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接铜陵市和芜湖市、宣城市,南邻黄山市,西、北与安庆市、枞阳县隔江相望,西与江西省毗邻,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

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下辖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十六、亳州

亳(bó)州市,简称亳,古称“谯(qiáo)城”,安徽省辖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千米,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

区域面积8522.58平方千米,下辖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

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辖45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0个县,合计104个县级区划。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