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北京天气污染_北京天气污染指数
tamoadmin 2024-10-09 人已围观
简介1.你会因为雾霾离开北京吗?2.北京雾霾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每一个在北京学习工作的人来说,酷热难耐的夏季总是一年之中最让人难受的季节。也许你会感到奇怪,纬度并不低的北京在夏季总是高温不断,专家多年研究后发现,“热岛效应”是引发京城持续高温的元凶之一。 “热岛效应”到底是怎样一种物理现象?它又是如何深刻改变着北京的环境与气温?曾对“热岛效应”和北京气候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刘树
1.你会因为雾霾离开北京吗?
2.北京雾霾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每一个在北京学习工作的人来说,酷热难耐的夏季总是一年之中最让人难受的季节。也许你会感到奇怪,纬度并不低的北京在夏季总是高温不断,专家多年研究后发现,“热岛效应”是引发京城持续高温的元凶之一。
“热岛效应”到底是怎样一种物理现象?它又是如何深刻改变着北京的环境与气温?曾对“热岛效应”和北京气候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刘树华教授向记者讲述了“热岛效应”的奥秘。
现代都市的地表构成让能量吸收多散发慢,整个城市就像一个“热岛“。
原来,在我们所生活的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里,地表是由水泥、混凝土和柏油马路所组成,而郊区的地表是由植被和土壤组成的,两者的热量平衡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别。
城市特殊的地表使它吸收的阳光的热量要大于土壤,而且日益普及的空调等电器设备、数以百万的汽车以及各种人为的热量,也因此而被超量吸收。
所以城市地表对热的储存要远远大于市郊地区。加之城市的上空大气比较混浊,温室气体含量较高,明显影响地面长波辐射的散失,由此导致温室效应。于是在建筑密集的城市里其气温要明显高于周边的郊区,使城市就像一个“热岛”一般。
刘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地表的特征导致地表温度升高,空气受热后会形成热气流上升,在大气平衡作用的影响下,近郊等城市边缘地区的空气就下沉补充到空气上升的区域中,如此有上升有下沉,就形成一个动力学的热岛环流。
热岛环流对城市降水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空气在温度不断上升时形成上升气流,很容易形成对流型天气,从而导致市区降水强度增加。在北京这种天气的代表就是午后经常发生雷阵雨。
北京热岛环流引发大气污染进一步恶化,就连西郊地区也没能幸免。
值得关注的是热岛环流在增加降水的同时,还使大气污染进一步恶化,在城市产生的污染通过环流进一步影响城市。刘教授以北京三面环山的特殊地形下,介绍了热岛效应的表现形式。在白天,同等高度市郊西北的山区接受的能量比平原区的多,温度升高快,在其上空会形成一个上升气流,继而带动平原气流形成南风,然后再影响到山区。到了夜间,同高度的山区热量损失要比平原快,再加上人为热岛效应,到晚上9点以后就转成北风,先从山区生成,逐渐影响到城市。
所以北京一年四季都是晚上北风,白天日出以后逐渐转成南风,晚上再逐渐转成北风,如此造成了一个区域气候形成的问题,这些污染物在深秋及冬季的时候,白天送到山区存起来,在没有大的天气系统入境时,污染物到了晚上10点会再被环流送回。深秋和冬天季节如此连续五天后,北京的污染指数就达到五级了。
刘教授指出,如果在城市周围全是平原的理想状态下,城市的发展一定会导致热岛环流增强。由于北京地形的特殊可能情况又会略有不同,北京市区和郊区的温差和压力差造成了热岛环流的形成。根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硕士胡晓明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城市的中心和郊区地面温度差6℃,长期温度相差1-2℃。北京不同城区温度差别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及人口有关系,总体来看西部比东部的温度要高,七月14点的气温平均值海淀的温度要比朝阳高1℃左右。
减轻热岛效应必须减少大热容量的地面面积,增加绿化更是不能缺少。
问及导致北京高温灾害各种因素中,是热岛效应是否起到关键作用。刘教授表示,从全球变暖的增温幅度来看,十年才增加0.4℃左右,所以就北京而言,全球气温变化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北京高温灾害,主要是高低温自然变化周期中,高温年和北京热岛效应迭加在一起的结果。所以取有效的办法治理热岛效应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刘教授强调,城市要减缓城市热岛效应,首先必须减少城市大热容量的地面面积。目前北京一般建筑是水泥结构,路面是柏油马路,它们吸收热量很大。其中柏油马路的黑颜色反射率非常低,所以在同样区域,其吸收的热量要大大高于颜色浅的地方。
如果城区楼顶都绿化,或者建成休息场所,比如游泳池等,就既减少了热量增加,又增加了设施。在日本东京,很多楼顶用作网球场,游泳池,或者建成花园式楼顶,以有效地减少热岛效应发生,楼顶不利用的极少。研究表明如果北京市植被面积增加30%,温度要降低2-3℃,目前在北京楼房占据地面的面积30%还要多,大多数老式楼顶都可以实现有效绿化,所以植被增加30%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对于路面,应该有意识地多普及蜂窝状的结构,因为使用蜂窝状的地面,可以有效地改变地表的热量平衡,自然打通地面上下的水分和热量的流通,在地面水分蒸发中,使地表温度减低3-4℃。拆去围墙、改变楼群方向以提高地面通风效果是降低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
刘教授曾经对城市小区进行研究,发现这里几万人住在50多栋楼中,楼群排列密集,加上绿地面积减少,由于楼房是吸收热量非常大的水泥体,热岛效应非常明显,增加高度减少建筑面积,如果盖成十栋大楼,将原来建楼的大部分面积变成绿地,增大了地面通风量,优化了地表热量平衡和动力学效应,热岛效应迅速降低。
他告诉记者,通风量对城市热岛效应也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沿海城市,街道与海岸线垂直,就可以充分利用海风通风量,城市无论是利于清洁还是降低热岛效应都会大大改善,如果城市建筑都和海岸线平行,对城市散热有很大影响。
针对北京单位实体围墙过度的情况,他建议将一些单位的高院墙拆掉,建成栅栏式,增加空气流通,而且为适应北京北南风向的特点,在以后修建建筑时要注意调整走向,全部是东西板楼是不可取的。如果建筑结构能够保证,冬季光好,夏天一定要有通风量,就可以减少在取暖和制冷中产生的热量。
你会因为雾霾离开北京吗?
随着开学季的开始,大家发现这个九月似乎比前一个九月要热很多。以前这个时候很多城市还在过夏天,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穿上了秋装。气候骤降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的气候怎么样?
北京8月31日开始重污染过程,9月1日午后空气质量达到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部分站点达到重度污染水平。9月2日,重污染范围几乎扩展到整个市区和西部地区。据环保部门分析,此次天气总体呈现静稳天气特征,对污染物扩散十分不利。目前,预计重度空气污染仍将持续。预计到9月5日,空气质量会有所改善。
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环保部表示,据专家初步分析,今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重污染过程相对较早。环保部专家分析原因,认为是由于北极海冰融化面积扩大、太平洋海温变化等因素。西伯利亚冷高压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弱,冷空气南下频率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少,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可能造成秋冬季气温和湿度偏高。也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静稳天气。
紧急措施是什么?
环保部要求,大幅提升预报平台计算能力,预报能力由7天提高到10天,为取有效措施提供充足时间。
出现重污染天气时,环保部要求加强督察组根据各地应急减排清单开展专项督察,确保减排措施落实到位。
一旦预测到区域重污染天气,环保部将根据区域会商结果,第一时间向相关城市推送预警信息,区域内各城市将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相关级别预警措施,降低整个区域的污染排放水平,减缓污染物积累,减轻重污染天气的影响。
这里需要对公众说的是,提前面对“雾霾”,一定要做好预防雾霾的准备,取相应的措施!
网友的评论
星空:好重的污染天气!是河北的小作坊又开始了!
天地:为了环保,北京和河北的很多家具厂都倒闭了。
Magisteer:雾霾挥之不去,吹走要靠寒潮。想要蓝天白云,就得“等风来”。总之下半年看起来很罪恶。
秦:农民的火炕不准烧,炉子不准用,雾霾还能进。看来下一步就是关闭卷烟厂生产线了。
事实上,冬季的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把重污染天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给大家一个清新洁净的环境,这一点也很重要。
北京雾霾的原因是什么
说实话,我还真有可能因为北京的雾霾而选择离开北京。
起初选择来北京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广告学,而在家乡那个小城市里是没有大型专业的广告公司可供选择的,也是看中了北京机会多多就业面更广,虽然需要面对高昂的房价和吃饭、交通成本,但是还是毅然决然的买了张火车票自己一个人杀到北京……
来到这边以后,也有很多事情不断刷新自己的三观。比如差到爆的水质,刚来北京的时候,用水壶烧完水之后,水壶上会有厚厚脏脏的一层水垢,而且喝的水里也有白色的不明物体,让人惊呆这里的饮水安全问题。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市,水质非常好,所以刚来的时候强烈的反差让我特别不适应,都不敢喝自来水烧出来的开水,只敢喝矿泉水,后来也就破罐破摔了。
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北京的雾霾,尤其是冬天,经常连续很多天都见不到太阳,空气中弥漫着脏臭味,有些时候天都已经变成了**,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了一样。本来对雾霾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是自从看了柴静的《苍穹之上》的,真的觉得雾霾是一个太可怕的东西了,那些PM2.5会悄无声息的吸入你的鼻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对器官有很大的损害,并且对皮肤也很不好,这点我深有感触,自从来了北京,我的皮肤越来越差了,会长很多痘痘,并且脸爱出油,毛孔会长出很多黑头,额头还冒出很多粉刺(>_<)。每当雾霾来临,看到街头一个个戴着口罩面无表情的人,会觉得好像行尸走肉一般可怕。
真心觉得北京虽然很好,但是生活质量真的很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逃离北京了,如果要选择一辈子待的城市的话,我想我不会选择这里。
雾霾产生的四大原因为机动车,燃煤,重工业和扬尘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机动车的数量庞大,在基数这么大的机动车群体中肯定会有机动车的发动机,年检不合格,不能很好的处理内燃机产生的氮氧化合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就产生污染。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扩展资料: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霾在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是由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百度百科——雾霾